《藥品管理法(修訂草案)》第三方不得售處方藥 引發高度關注
《藥品管理法(修訂草案)》4月20日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第二次審議。其中明確提出,要加強規范網絡銷售藥品行為,不得通過藥品網絡銷售第三方平臺直接銷售處方藥,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二十九條,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一般應當經三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后再交付表決。業內人士指出,若該草案在三審后表決通過,中國境內開展B2B及B2C互聯網業務的第三方平臺或將不得直接銷售處方藥。
業內聚焦第三方平臺不得直接銷售處方藥
有業內人士表示,有關部門在2016年叫停了B2C的第三方平臺試點,當時受到沖擊的第三方平臺包括天貓醫藥館、1號店等。在這之后,天貓、京東和平安好醫生等紛紛推出自營的B2C+O2O業務以滿足監管對安全合規的要求。一直以來,整體政策導向上偏向鼓勵自營+O2O,對第三方平臺相對謹慎,本次關于禁售處方藥的法規草案,更是指向問題不斷的第三方平臺。
事實上,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關于印發《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的通知中,已把有關內容列為禁止準入事項,該《清單》沿用有關部門2007年頒布的《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再次明確規定:“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不得違反規定采用郵寄、互聯網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眾銷售處方藥”。這意味著無論自營,還是第三方平臺都不得直接向公眾消費者網售處方藥。
而本次“修訂草案”的條款,“不得通過藥品網絡銷售第三方平臺直接銷售處方藥”,則并未禁止自營+O2O的醫藥電商直接銷售處方藥,這或將打開B2C自營醫藥電商的服務空間,對轉型自營B2C+O2O業務的互聯網公司,將是個利好。
但是與此同時,“修訂草案”則將之前對處方藥第三方撮合平臺的禁令從B2C延申到B2B,或禁止第三方平臺直接銷售處方藥。
有關專家認為,從中國一般商品的互聯網平臺與藥品相關試點的經驗看,由于網絡撮合交易的隱蔽性、復雜性等因素,國內幾大平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假冒偽劣商品等困擾。在藥品領域,相關試點過程中也曾暴露出第三方平臺與實體藥店主體責任不清晰、對銷售處方藥和藥品質量安全難以有效監管等問題,全過程全鏈條監管與服務覆蓋能力不足,不利于保護消費者利益和用藥安全。而藥品直接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與健康,非一般商品,必須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的要求,確保安全,來不得半點閃失。
另據新華社報道,此次審議,常委會組成人員指出,要堅持重典治亂,把“四個最嚴”寫進法律,建立覆蓋全過程全鏈條的法律制度。這說明了國家有關方面對非一般商品的藥品,采取安全零容忍的堅決態度,在安全、有效、可及方面,安全是第一位的。
兼顧發展 加強網絡售藥監管或成趨勢
有專家也對互聯網經濟提出審慎包容的意見,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專家唐民皓認為,“互聯網+”模式作為一種新興的發展業態,相應的監管應及時跟進,采取審慎包容的態度,逐步酌情調整以適應業態。
他介紹,前幾年他曾經對上海的一家藥品網絡第三方平臺做過調查,其中,縣級及鄉鎮的公眾對藥品購買的需求占到了20%,今后這方面的需求還會進一步提升。“藥品管理工作除了要保障用藥安全,還涉及到藥品的“可及性”問題?;ヂ摼W是一個較為便捷的信息渠道,有利于滿足人們的用藥需求,尤其有利于緩解偏遠地區“缺醫少藥”的難題。未來公立醫院改革,醫藥分開,互聯網必然是一個重要的信息交互平臺。”唐民皓表示。
也有專家指出,雖然網售處方藥放開或將是一個趨勢,但前提是機制和法律的不斷健全與完善,現在各方條件都尚未成熟,監管機構首先考慮到的肯定是用藥安全性,應該不會現在就放開。
有業內專家介紹,歐美等發達國家還沒有成熟的第三方撮合售藥平臺,相關監管方面我國能借鑒的經驗也很少。在堅持“重典治亂”的背景下,“修訂草案”規定“第三方平臺將不得直接銷售處方藥”具有一定意義。
其實,隨著醫藥電商的發展,在給患者帶來便利的同時,安全事故也一再發生。近日《新民周刊》的獨家調查報道《少女網購200粒藥身亡,記者親歷處方藥“一網通辦”致命漏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據報道,2018年11月,上海22歲女孩馬曉曉(化名)從某B2C藥品網絡銷售第三方平臺上,同一天在多個商家的網絡店鋪里購買了300多粒秋水仙堿片劑,馬曉曉在網上購買該處方藥時,入駐商家均未要求她提供處方,馬曉曉就像平常上網買衣服一樣,毫無阻礙地買到了達到致命劑量的處方藥,最終釀成悲劇。
另據媒體報道,某醫藥銷售B2B第三方平臺,要求冷鏈儲存配送的藥品竟被入駐商私自改為普通快遞寄送,亦有入駐商家涉嫌違規發布相關藥品產品信息,甚至在其平臺大量銷售國家明令禁止或限制的毒性藥品、終止妊娠藥品等,有可能成為非法銷售藥品的集散渠道。
專家表示,這些都說明此次修訂十分迫切而必要,未來監管層進一步加強藥品網絡銷售第三方平臺監管或成為趨勢。
對于如何加強網銷處方藥的監管,據媒體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呂薇建議,一方面要打擊非正規藥品銷售網站,另一方面要通過完善電子處方和電子簽名、大數據跟蹤等信息手段,允許正規的網上藥店自營+O2O模式銷售處方藥。
她表示,未來應落實主體責任,創新監管,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實現網上藥品銷售的科學監管。(董童 李彤)
關鍵詞: 第三方不得售處方藥
責任編輯:hnmd004
- 股票持倉均價是什么意思?持倉份額少于本金2023-06-14
- 58名主播進黑名單是真的嗎?主播被列入黑名2023-06-14
- 創業板為什么禁止散戶進入 玩創業板2023-06-14
- 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是多久?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023-06-14
- 信用卡分期上征信嗎?信用卡為什么不建議分2023-06-14
- 雙魚座每次都會在夜晚回想自己白天做過的一2023-06-14
- 政府債券是什么意思?政府債券和國債的區別2023-06-14
- 漢堡怎么加熱 漢堡真的是不健康的嗎?2023-06-14
- 全球熱門:天秤座一向都是個很沒有自信的人2023-06-14
- csgo開箱能用steam余額嗎?csgo為什么一開箱2023-06-14
- 當前要聞: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2023-06-14
- 今日熱文:準貨幣是什么意思?準貨幣包括什2023-06-14
- 股權轉讓交稅怎么交?賣股份的錢屬于公司的2023-06-14
- 什么是白馬股有哪些特征?集中競價減持的含2023-06-14
- 全球新資訊:微信的零錢提現是什么意思?微2023-06-14
- 貸款的房子房產證在哪?購房合同能貸款的條2023-06-14
- 全球熱門:《原神》神櫻大祓荒海任務怎么完2023-06-14
- 全球今日報丨澳門的市花是什么(澳門市花有2023-06-14
- 國產的柴油轎車有哪些?國產柴油轎車都有什2023-06-14
- 投資股票為什么要買龍頭股?選擇龍頭股需要2023-06-14
- 選股的技巧有哪些?怎么識別老莊股?|每日2023-06-14
- 天天資訊:醫療事故賠償按照哪些項目和標準2023-06-14
- 房產證抵押貸款銀行多久放款?貸款的房子可2023-06-14
- 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醫療事故處理2023-06-14
- 尼爾森IQ發布《2023中國購物者趨勢》系列2023-06-14
- 清倉和半倉有什么區別?北交所中簽100股能賺2023-06-14
- 無線AP是什么?路由器當ap接哪個口?2023-06-14
- 房產證抵押貸款流程是什么?房產證抵押貸款2023-06-14
- 簽購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民法典第四百七2023-06-14
- 北交所股票交易規則?北交所適合散戶投資嗎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