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新千億,深圳全國選VC/PE
創投圈年末迎來震撼一幕:深圳新千億“20+8”產業基金集群出爐。
投資界獲悉,明天(12月21日)上午,第22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現場,籌備已久的深圳市“20+8”產業集群基金總體規劃將正式公布。深圳市引導基金將統籌設立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群的“20+8”產業基金群,打造一個新千億基金群。
(相關資料圖)
這是VC/PE圈一股久違的超級“活水”。明天現場,深圳市“20+8”產業集群第一批基金管理機構公開遴選將正式啟動,面向全國VC/PE伸出橄欖枝。
放眼圈內,深圳市引導基金歷來被視為風向標之一。不同于以往“廣撒網式”投資,此次深圳市“20+8”產業基金群更凸顯兩個字——聚焦,強調“一個集群、一只基金”,以政府投資引領社會資本,以基金投資促進產業發展。此番探索,標志著中國政府引導基金進入2.0時代,也是深圳邁向全球風投創投中心歷史性一步。
深圳公布新千億基金集群,全國遴選VC/PE
這一次,深圳醞釀已久。
今年6月,深圳正式出臺《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重要政策文件,培育發展壯大“20+8”產業集群,即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來產業。
其中,20個產業集群為:網絡與通信、半導體與集成電路、超高清視頻顯示、智能終端、智能傳感器、軟件與信息服務、數字創意、現代時尚、工業母機、智能機器人、激光與增材制造、精密儀器設備、新能源、安全節能環保、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高端醫療器械、生物醫藥、大健康以及海洋產業集群。
另外8大未來產業為:合成生物、區塊鏈、細胞與基因、空天技術、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深地深海、可見光通信與光計算、量子信息。
如何實現這一雄偉藍圖?當時《意見》中明確指出,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優化存量資金結構,打通市、區兩級產業基金通道,強化產業專項資金與引導基金協同聯動,提升基金管理團隊專業化水平,實現“一產業集群、一專項基金”,建設國際風投創投中心,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群建設。
最終,經過一系列密集調研和論證,按照“一個產業集群至少有一只基金配套支持”的理念,由深圳市引導基金公司負責運營,深圳“20+8”產業基金群應運而生。
這是一個規模罕見的超級基金群。具體來看,深圳“20+8”產業基金將由市、區引導基金聯合出資,分類分批逐步設立,聯手社會資本打造一個近千億規模的產業基金集群。
更多實質性工作已經陸續開始。12月初,第二個“深圳創投日”走進深圳龍崗區。當天活動中,深圳市首只“20+8”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子基金——工業軟件基金正式落地龍崗。據悉,該基金由深圳市引導基金發起,聯合深創投集團、龍崗金控、格力金控等機構合作設立,計劃總規模50億元,首期募集規模21億元。
其中,深創投擔任基金管理人,投資方向涉及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主要圍繞工業軟件及其產業鏈上下游領域技術領先的未上市企業,優先投資“卡脖子”環節的研發設計類和生產控制類企業,輔以企業管理和工業互聯網創新工業軟件。產業應用方向以離散型制造業為主,主要圍繞電子信息、汽車、家電、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等行業。
經過前期種種嘗試與準備,12月21日第22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議程里,深圳市“20+8”產業集群基金總體規劃將出爐,同時第一批基金管理機構公開遴選將正式啟動。據悉,首批四只子基金分別為:合成生物產業基金、智能傳感器產業基金、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生物醫藥產業基金。
綜合來看,本次“20+8”產業基金管理人全國公開遴選,開創了財政金融賦能實體經濟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舉措上的創新,推出“一個集群、一只基金”、“分批次推進、滾動遴選”、“市區聯動,多區聯動”等組合式創新,開啟中國政府引導基金又一次嶄新探索。
論壇上,深圳市財政局、南山區政府還將與清科集團簽約,推動清科南方總部落地深圳,為深圳打造創投生態引入頭部服務機構。此外,當天現場還將有一個重要環節:深圳市財政局與多家大型金融機構、產業資本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作為深圳市引導基金的出資方,深圳市財政局此次聯手多方開展密切合作,吸引多元化資金投資深圳,為深圳創投機構引入更多源頭活水,開創國內財政引資新嘗試。
政府引導基金新一頁
成立至今,深圳市引導基金一直被視為中國政府引導基金行業的縮影。
2015年,深圳市引導基金正式成立,同年一舉推出千億規模市級引導基金,開創國內先河。借鑒深圳的經驗,此后政府引導基金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遍地開花,深刻影響了中國創投行業的募資生態。
從2016年開始,在政策驅動下,各地政府引導基金爆發式設立,數量及募集規模同步達歷年峰值;經過井噴式增長后,政府引導基金度過了野蠻生長時期。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我國共累計設立2,050只政府引導基金,目標規模約12.82萬億元人民幣,已認繳規模約6.39萬億元人民幣。這是中國創投蓬勃生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七年過去,大多政府引導基金陸續進入退出期。經歷一個完整周期后,大家開始總結和反思。
可以看到,政府引導基金1.0時代留給外界的印象是“撒網式”投資,當然這是一個自然摸索過程,無可厚非。不過總結了其中的得與失,以深圳為代表的政府引導基金率先進入2.0時代——由過去“撒胡椒面式”投資,變成聚焦于某一個產業、某一個細分領域,以更為主動的方式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從以往較為單一的考察返投比例,轉變成更多維度地考察GP對產業發展的貢獻。
這樣的變化背后,既是對過往的優化,也是出于現實的考量——眼下資金的稀缺度越來越高,政府投資基金也在反思如何最有效地用好每一分錢。
此時此景,恰逢其時。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引導基金大爆發,從南到北,從沿海到內陸,從省級到區縣,一只只母基金紛至沓來,到處是“爭奪頭部VC/PE”的聲音。如此熱鬧一幕顯示各地對于發展新興產業的迫切心情,但問題也隨之而來。清科研究中心曾指出,因缺少統籌規劃,個別區域的引導基金數量和規模已趨于飽和,同一區域內的政府引導基金出現了基金功能定位重復、基金設立定位與當地產業格局匹配度低等問題,致使財政資金使用效果不達預期。
如何打破引導基金同質化競爭窘境,深圳市引導基金邁出了示范性探索的一步。深圳市引導基金此次推出“20+8”產業基金群,實質上是回歸政府引導基金的本源,即“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其中結合每個區的產業基礎頂層統籌,體現了“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的原則。打破“內卷”,這是國內政府引導基金亟待解決的局面。
當然,這次變化也給GP帶來一些值得咀嚼的啟示——
新周期下,出資人結構、出資人投資策略、產業分布、產業結構等重大變量均在進行重大調整,意味著中國創投市場競爭格局也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尤其以深圳市引導基金為代表的主流出資人動態調整自身的投資邏輯——更加青睞具有細分產業集群認知、資源的基金管理人,對于廣大VC/PE機構而言,需要充分理解、適應并擁抱行業的變化。
“這是一座很有危機感的城市”
深圳如此大手筆,背后是一番深思熟慮。新興產業背后是就業,是人才,攸關著一座城市的未來。
回想四十多年前,這里還只是一個南海邊陲小漁村。直至改革開放,經歷一次次從低端制造業到高科技創新艱苦轉型,一座最像“硅谷”的城市拔地而起。
時至今日,深圳已經成為全國規模最大、集聚性最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工業全國領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躍居全國城市首位,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領域培育了一批龍頭企業。
某種程度上,深圳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高科技奮斗史。但產業更迭瞬息萬變,國內北京、上海、廣州、蘇州,乃至合肥等主要城市,無一例外都在進行浩浩蕩蕩的產業升級。深圳并不敢停下創新的腳步,“這是一座很有危機感的城市。”一位已經在深圳生活二十多年的投資人感慨。
而歷史證明,每一次新興產業崛起,都離不開創投力量的支持。所以我們看到,今年雖然是創投行業低迷的一年,卻是深圳創投活躍的一年。一幕幕接踵而來——
今年4月,《關于促進深圳風投創投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發布,深圳宣布將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風投創投中心。
兩個月后,大灣區首個創投街區——“香蜜湖國際風投創投街區”在深圳福田區亮相。期間,深圳市“20+8”產業基金群開始了一系列緊張調研。
今年10月28日,財政部印發《關于支持深圳探索創新財政政策體系與管理體制的實施意見》(財預〔2022〕139號),支持國家級大基金按市場化的方式落地深圳。
印象深刻的還有11月8日,深圳創投日啟動大會在深圳南山舉行,該活動立足深圳,輻射粵港澳大灣區,鏈接全球創投資源,致力于打造深圳一張重要的金融名片。
幾乎同一時間,2022西麗湖論壇舉行,新基石科學基金會正式落地深圳。該基金會由騰訊公司發起,以資助基礎研究,屬純公益性質的基金會。騰訊公司將在10年內投入100億元人民幣,支持一批杰出科學家潛心基礎研究,實現“從0到1”的原始創新。
當然,新興產業歸根到底還是比拼人才。放眼眾多一線城市中,深圳落戶政策算是最為親民的;歷年還通過啟動“孔雀計劃”不斷吸引各類人才遷徙落戶。“來了就是深圳人”,2017年全國首個以人才為主題的公園——深圳人才公園在南山開園,對于人才的渴求溢于言表。不久前,著名科學家顏寧宣布從普林斯頓大學辭職回國,首選之地便是深圳。
進入后疫情時代,深圳更是快馬加鞭拼經濟。12月初,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會舉行,大會洽談簽約項目315個,涉及投資總額8790億元。其中圍繞聚焦“20+8”產業集群,簽約了涵蓋新一代電子信息、數字與時尚、綠色低碳、生物醫藥與健康等眾多領域的項目。這意味著,又一批新公司即將在深圳生根發芽。
一如那些在四十多年前拔地而起的高樓,始終絡繹涌來的年輕面孔,從不停歇的創新模式……這座城市無時無刻不保持著對未來的敏感性。這里隨處散落著創業起家、抵達夢想的傳奇。
責任編輯:hnmd004
- 訊息:新千億,深圳全國選VC/PE2022-12-20
- 每日信息: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逖:深2022-12-20
- 瀏陽葛家鎮:屋場建設聚合力繪就鄉村新畫卷2022-12-20
- 財政部:1-11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51172022-12-20
- 通訊!應急管理部批準行業標準《化工過程安2022-12-20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準向肯尼亞提供4.4億美2022-12-20
- 北京歡樂谷將于12月23日起恢復開放2022-12-20
- 工信部:全國已有110個千兆城市2022-12-20
- 300元的天價電影票拉垮《阿凡達2》2022-12-20
- 萬億本地零售,美團、抖音誰主沉浮 ?2022-12-20
- 世界速遞!南充過境高速SG2標項目:完成總2022-12-20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準向肯尼亞提供4.4億美2022-12-20
- 【世界新要聞】上海自貿試驗區保稅區域全力2022-12-20
- 世界熱消息:中基協黃麗萍:積極構建長期資2022-12-20
- 廣東:“澳車北上”車主可澳門投保 內地理2022-12-20
- 環球快看:醫生:不建議用捂汗方式給嬰兒退2022-12-20
- 資訊推薦:南京今年第五批集中供地攬金49億2022-12-20
- 【當前獨家】中國疾控中心:近三個月以來已2022-12-20
- 美國有望在2023年成為原油凈出口國2022-12-20
- 中疾控專家:癌癥病人屬于接種疫苗優先人群2022-12-20
- 環球最資訊丨50億,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2022-12-20
- 立訊精密投資設立智能裝備公司 注冊資本22億2022-12-20
- 主營分布式電站+電池片 艾能聚IPO成功過會2022-12-20
- 陳天橋對于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發展瓶頸的應對2022-12-20
- 南京今年第五批集中供地攬金49億元,年內土2022-12-20
- 全球簡訊:美國有望在2023年成為原油凈出口國2022-12-20
- 英國恢復凍結預算中的酒精稅2022-12-20
- 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適時穩步推出碳稅要把2022-12-20
- 觀熱點:狙擊徐工改制,狀告美國總統,工程2022-12-20
- 要聞速遞:國內商品期貨收盤,燃料油漲約4%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