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表示第一波高峰已過,第二波會出現嗎?何時出現?
近日來,#北京的疫情已過感染高峰期#、#河南已順利渡過疫情高峰# 頻頻登上微博熱搜,釋放出疫情趨緩的信號。
圖源:微博
早前,多位專家認為直至春節前后都將是感染高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疫情將呈現「一波三折」:第一波疫情峰值會在全國大中城市中體現;1 月下旬到 2 月中旬,春運前流動造成第二波疫情上升。
【資料圖】
第一波感染高峰過后,疫情將如何發展?春運將至,感染人數是否會增長?第二波感染高峰會在什么時候到來?
多地宣布渡過第一波感染高峰
近日來,北京、浙江、江蘇、河南、四川、廣東惠州、海南三亞等地發布最新研判,已經渡過第一波感染高峰。
在河南的研判中,高新冠病毒感染率、數量較為單一的流行毒株、發熱門診人數下降佐證第一波感染高峰過峰。從社區監測數據看, 新冠病毒感染率約占九成,現階段流行毒株以奧秘克戎 BA.5.2 變異株為主。發熱門診就診人數在 12 月 19 日達到高峰后呈現持續下降趨勢。 [1]
根據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郝義彬的解讀,新冠病毒感染率基于監測數據、傳染動力學參數和數據模型。其中,監測數據既包括發熱門診和住院病人的監測、抽樣社區調查、網絡問卷調查,也包括流感哨點監測醫院和對快遞、物流、養老院等重點機構的監測。[2]
除此之外,疫情高峰過峰的研判基于日均新增感染數回落。 以四川為例,四川省疾控中心發布問卷調查[3],以新冠感染核酸或抗原檢出作為日增感染的依據。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研究員唐雪峰接受媒體采訪表示,根據調查結果綜合研判,四川省居民整體感染發病已超過八成,全省感染發病高峰已經過去。
四川省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或抗原檢出時間分布圖源:四川疾控[3]
渡過感染高峰 ≠ 疫情結束
感染高峰過峰并不意味著疫情結束。新冠每日新增感染量回落,不代表總體感染人數處于低值,也并不代表重癥患者人數回落。
事實上,多地研判表示,雖然渡過感染高峰,但仍處于重癥救治高峰。山東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重癥醫學中心主任王春亭在研判濟南疫情時提到,「發熱門診人數顯著減少,但重癥比例到醫院就診的人數增多?!乖蛑皇抢夏耆撕陀谢A疾病的人群可能在感染一周后才并發細菌性肺炎。[4]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5],新冠病毒潛伏期多為 2~4 天,重癥患者多在發病 5~7 天后出現。
圖源: 參考資料 [5]
德國埃森大學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陸蒙吉認為,「從感染到判定為重癥也需要時間。因此,感染高峰到重癥高峰至少存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差。這部分重癥患者需要更長的時間在醫院內接受治療,往往需要 3~4 周的時間,重癥高峰持續的時間也更長?!钩掷m拉長的重癥高峰對醫療資源仍然有壓力。
同時,目前公布的感染高峰數據,對感染人群特征的描述性統計較少。不同地區、年齡、基礎情況的患者可能晚于目前的感染高峰發生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城市只是提供了一個群體感染的數字,并沒有提供人群組成。」陸蒙吉談到,「不排除部分人群因為做好防護措施,或者減少與他人的接觸而沒有發生新冠感染?!?/p>
「當我們聊到病毒感染率時,我們同樣需要關注,未被感染的人群是怎樣的一群人。比如一個城市聲稱的感染率已經達到 60%,那很有可能其中的 50% 都是年輕人。所以我們需要更多關注剩下的 40% 中,到底還有多少老年人沒有被感染,他們才是最脆弱的人群,也是極易發展為重癥的人群?!龟懨杉a充道。
每輪疫情都可能出現不止一個感染高峰,無論是顯著的高峰抑或是壓低流行病曲線的小高峰。陸蒙吉也倡導關注用詞的準確性,需要關注不同「高峰」的指代,最好能夠使用諸如「第一波地域性感染高峰」等更為確切的描述,減少不必要的誤解。
第二波感染高峰何時到來?
早前,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副研究員、北京昌平實驗室領銜科學家曹云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不同突變株每年可導致多個感染高峰?!缸钚铝餍兄耆?BQ.1.1 和 XBB 的重復感染率已達到 40%,并在持續攀升。今年絕大部分國家都經歷了四波重大感染高峰,多為不同突變株所誘導,平均三個月一次?!筟6]
多項研究表明不同毒株可能引發新一波的感染高峰。一項對伊朗新冠流行病學發展的橫斷面研究中,新冠病毒隨著時間推移自然變異,并出現了五波高峰。[7]另一項新冠的系統性回顧研究提到,盡管存在重復感染同一種毒株的案例,但大多數二次感染由不同的毒株引起。[8]
正是如此,當XBB 進入中國后,大眾對其是否會造成新一輪感染高峰產生討論。多項研究表明,不同 Omicron 亞株間確實在免疫逃逸上存在差異,但就個體而言,短期內再感染的風險仍然很低,過往感染對重癥的防護作用相對更為持久高效。
「目前,推高峰值的因素主要有兩個:傳播力更強的突變株的出現和季節性的變化。就前者而言,即便是做好人群防護,高傳播力的毒株也可能推動峰值的發生。而就季節性而言,冬季會顯著增加,夏天則會減弱。」陸蒙吉補充道。
基于返鄉可能會帶來的不同毒株,王春亭在研判當地的疫情走向時認為可能即將產生第二波感染高峰。「第二波感染高峰將在春運開始后到春節期間發生。很多在城市務工的人群,可能會在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后的第一個春節返回家鄉,會將不同地區的不同亞型帶回。這將關系到廣大農村基層,這波重癥也會有相當一定的比例。」 [4]
陸蒙吉教授則認為,春運帶來的主要挑戰,并非人群中的二次感染,而在于即將或已經到來的重癥波。「隨著春節人口流動,諸如獨居老人等患者可能會感染新冠。這也將是短期內感染人數上升的原因之一。」
亦有聲音認為第二波感染高峰并不會短期內出現。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公開表示,第二波感染的高峰日期將在 2023 年 5 月至 6 月之間。其中,感染者的比例將為 25~50%,隨著病毒毒性越來越小,形成了一種短期內不太可能逆轉的趨勢。
一位不愿具名的衛生統計學專家表示,「研判需要有數據支撐。也許接下來會因春運、病毒變異等諸多因素引起少部分公眾再次感染,但綜合公眾的心理、個人防護行為、疫情防控放開后的感染情況、政府在老人中推廣加強疫苗等諸多因素影響,不太可能出現大家非常擔心的感染高峰?!?/p>
參考資料
[1]河南發布,河南已渡過疫情高峰!今天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很大→https://mp.weixin.qq.com/s/hAYwNiVmwGxzyOUCfp9ldw
[2]河南發布,新冠病毒感染率近九成,河南疫情如何渡過?官方回應
https://mp.weixin.qq.com/s/f_DnD1mwADXXaXRN-gdLKw
[3]四川疾控,@四川人 您參與的“四川省新冠感染情況問卷調查(第二次)”結果出爐啦!,https://mp.weixin.qq.com/s/hjH-TIy3M0AKUS69HwbC7w
[4]【提示】最新研判!第二波感染高峰1月10日開始!https://mp.weixin.qq.com/s/PtkwfTqZdOhvqHlQJSxmkQ
[5]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http://www.nhc.gov.cn/cms-search/downFiles/460b0e7b19bd42f3bba00c1efb9b6811.pdfhttps://mp.weixin.qq.com/s/PtkwfTqZdOhvqHlQJSxmkQ
[6]中國新聞網,“新冠預測者”曹云龍:每年或現多個感染高峰 正研發新藥以提高防治效率http://www.chinanews.com.cn/sh/2022/12-28/9922847.shtml
[7]Amin, R., Sohrabi, M. R., Zali, A. R., & Hannani, K. (2022). Five consecutive epidemiological waves of COVID-19: a population-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policies, and health outcome.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2(1), 1-10.
[8]Ren, X., Zhou, J., Guo, J., Hao, C., Zheng, M., Zhang, R., ... & Jin, Y. (2022). Re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Global health research and policy, 7(1), 1-20./9922847.shtml
責任編輯:hnmd004
- 多地表示第一波高峰已過,第二波會出現嗎?2023-01-13
- 每日消息!桃李面包靠不住東北2023-01-13
- 【世界新要聞】新增20GW!蘇格蘭制定能源戰2023-01-13
- 天天百事通!三峽集團:持續加大在甘肅酒泉2023-01-13
- 漲幅最高0.82%!本周硅片價格止跌回升!2023-01-13
- 光伏每日報,眾覽光伏天下事!【2023年1月12023-01-13
- 全球熱推薦:裝光伏必看!這58個地方分布式2023-01-13
- 花旗:預計寧德時代去年四季度整體電池銷量2023-01-13
- 環球觀點:兩市融資余額減少20.82億元2023-01-13
- 中信證券:美聯儲今年第一次議息會議加息252023-01-13
- 焦點滾動:中信證券:預計全球新能源汽車將2023-01-13
- 天天熱推薦:聯合國:2050年65歲及以上人口2023-01-13
- 多家城農商行下調存款利率 緩解凈息差收窄2023-01-13
- 王思聰疑因打人被拘提請行政復議 “前腳復2023-01-13
- 廣東東莞的刮痧板在歐美火了 挖掘更廣闊的2023-01-13
- 實時焦點:優勢區域走在前丨經濟引擎強勁共2023-01-13
- 熱文:北交所混合交易制度施行在即市場流動2023-01-13
- 【新要聞】在一線,守護生命健康(新春走基2023-01-13
- 兔年茅臺生肖酒上市一周價格腰斬 大部分都2023-01-13
- 天天熱資訊!愛奇藝們為何熱衷“花式收錢”2023-01-13
- 獎勵200萬、豪擲億級消費券,政府想刺激餐2023-01-13
- 天下苦“智能電視”久矣2023-01-13
- 擁有茅臺的遵義到底有多缺錢 欠債遠不止152023-01-13
- 蘋果CEO庫克2023年薪酬將大降40%以上至49002023-01-13
- 全球觀速訊丨美電動汽車制造商Lucid去年產2023-01-13
- 美麗田園醫療健康:將香港IPO股票發行價定2023-01-13
- 世界關注:IMF總裁:預計不會下調去年10月2023-01-13
- 中金:美國通脹放緩,但服務價格仍需警惕2023-01-13
- 全球熱點評!看完沃隆招股書,發現堅果這門2023-01-13
- 圍爐煮茶,何以火熱這個秋冬?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