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最后一瞥 望向了寶瓶座的方向

2020-09-23 15:41:37來源:關注未來世界 百家號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于2009年3月7日進入太空,開始追隨地球在太陽軌道上公轉,探索太陽系以外的其他恒星附近的宜居帶,為人類搜尋宜居行星和外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于2009年3月7日進入太空,開始追隨地球在太陽軌道上公轉,探索太陽系以外的其他恒星附近的“宜居帶”,為人類搜尋宜居行星和外星生命。在它之前,天文學家從未在太陽系外發現過任何行星。2013年5月,由于控制輪出現故障,它再也無法正常地定位方向和高度。然而,美國航天局(NASA)并沒有徹底放棄它,而是將它的任務簡化。直到2018年10月30日,它耗盡燃料,正式退役。

近日,NASA公布了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在退役前五天,最后一次望向宇宙時拍下的照片。

美國宇航局的艾莉森·霍克斯(Alison Hawkes)寫道:“開普勒在最后一次觀測活動中,望向了寶瓶座的方向。”它瞥見了自己在2017年發現的Trappist-1星系,這顆恒星因為擁有7顆類地行星而聲名大噪,每一顆類地行星表面都可能有水。其中三顆的條件非常好,科學家認為可能存在生命。

除了Trappist-1星系之外,近10年的服役時間里,開普勒望遠鏡共發現了5000顆太陽系以外的行星,其中有2500顆已經被科學家確認身份。還有四個發現與Trappist-1星系一樣,備受矚目。

(1)2014年,發現了被稱為“地球2.0”的開普勒-452b,它位于1400光年以外的天鵝座,與地球有許多共同的特征。它繞著一顆與太陽非常相似的恒星公轉,與恒星之間的距離跟地日距離差不多,公轉周期是385天。至今為止,科學家并不排除這顆行星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2)2011年,發現了一顆圍繞兩顆恒星公轉的行星,開普勒-16B,這意味著,它的天空會出現兩顆太陽。并且,由于它與恒星之間的距離是地日距離的四分之三,它的天空中的太陽看起來比我們的要大一些。這顆行星距離地球200光年,可惜的是,科學家否定了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3)2011年,發現太陽系外第一顆宜居行星開普勒-22b,它的地表溫度約為22攝氏度。只可惜距離地球有600光年之遙。

(4)2017年,發現“超級地球”LHS 1140b,它的地面溫度與地球差不多,科學家已經確認有氧氣,還沒確認是否有水,它距離地球只有39光年。

據NASA稱,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傳回的資料都在檔案館中,并且可以公開查閱。

結語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如今,開普勒的繼任者TESS已經開始工作,繼續為人類尋找宜居星球和外星生命。

關鍵詞: 開普勒 太空望遠鏡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