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1億人在假裝健身:辦了健身卡卻很少去健身

2020-10-04 15:01:22來源:中研網

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城鎮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能力也在逐漸提高。伴隨著人們注重生活的品質,越來越多的走進了健身

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城鎮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能力也在逐漸提高。伴隨著人們注重生活的品質,越來越多的走進了健身房開始揮灑汗水,鍛煉不僅對我們健康有益還會給我們塑造一個好的形體。近日,《2019運動消費趨勢報告》公布,有1億人在假裝健身:買了運動裝備卻很少運動,辦了健身卡卻很少去健身。那么,國內健身市場現狀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市場規模

2018年健身產值816億元, 其中健身房產值720億元。中國健身俱樂部TOP10品牌店面數目僅約1200-1300家,總營業額100-110億元,市場集中度 CR10僅16%,反映出健身行業仍處于成長期,行業內未出現獨角獸, 未來發展空間很大。

2.產業結構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作為體育產業的細分領域,2017年休閑健身產業在我國只占不到2.3%,而體育用品銷售占高達80.9%。健身休閑產業中,根據招商證券資料顯示,2017 年中國健身房場地+教練產值占比90%,圍繞健身房為中心的周邊餐飲、服飾、培訓等服務市場僅占10%,反映出我國休閑健身行業的巨大發展空間,尤其是健身行業的上下游相關產業,例如健身培訓,健身餐飲等。

3. 地域分布

地域上,健身房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全國各健身房連鎖品牌具有顯著的地域分布特點。在全國一線及主要的二線城市中健身俱樂部數量為健身工作室的2-3倍,北京及上海工作室均超過3000家,健身俱樂部超過1000家,除一線城市以外,成都,杭州,重慶表現搶眼,與深圳廣州健身房數量基本持平, 從一定程度反映出過去幾年一線城市及部分準一線城市健身市場需求較大。但是未來一線城市隨著新開店的邊際效用逐漸降低,競爭會更加激烈,隨著市場的不斷整合,產品特色及以客戶服務質量會進一步提高。

4.消費人群

2018年國內健身會員市場滲透率僅0.7%。健身人群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占比46.10%,二三線城市占比逐步遞減。主要由于一線城市的健身場館設備及公共運動健身資源都比較豐富,更有利于培養用戶健身習慣及形成良好健身氛圍。其次,一線城市工作節奏更快,健身也逐漸成為提高身心健康和減壓的有效方式,居民對健身的需求更高。另外,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健身也越來越具備社交屬性,一線城市文化更多元的特征及居民工作生活的社交需求也 促使更多用戶參與健身活動。同時,近年來海歸數量漸增,部分群體把歐美的健身習慣和健身文化帶回國內,尤其是一線城市,促進了當地的市場發展。

2014-2018年期間,健身房會員人數由547萬增長為1014萬。發展趨勢有所減緩。2014-2015年會員增長迅猛,可能與期間互聯網+在健身行業的應用發展有關,伴隨著社交屬性和時尚潮流的健身風潮開始盛行,而近兩年來,2017年同比增長14.97%,2018 年同比增長13.02%,隨著人均GDP增長率放緩,及人們對健身潮流熱度的降低,會員增長速率也逐漸減緩。但總體上,會員數平均年增長21.34%,反映過去幾年我國健身市場需求加大,健身氛圍提高,居民健身意識增強。

目前我國健身人群的消費能力主要集中在中等消費能力及中高等消費力,占比約64%。低消費者占比不到10%。表明針對中等及中高消費人群的健身市場潛力較大。根據我國不同城市消費水平情況來看,中等及中高消費人群在二三線城市占比較高,結合健身人群的地域分布現狀,預計未來幾年二三線城市的健身市場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關鍵詞: 1億人 假裝健身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