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揭瘧原蟲治癌騙局:陳小平 天使還是魔鬼?

2021-01-22 15:45:49來源:市界

瘧原蟲可治療癌癥晚期的新聞刷爆網絡,來自各方的質疑聲從未停止。一位浙江大學教授更是提出,陳小平的說辭與權健相似。那么,瘧疾治癌的創

“瘧原蟲可治療癌癥晚期”的新聞刷爆網絡,來自各方的質疑聲從未停止。一位浙江大學教授更是提出,陳小平的說辭與權健相似。

那么,瘧疾治癌的創始人陳小平,到底是什么來頭?其背后的中科藍華及上市公司藍盾股份,又有何目的?

陳小平,天使還是魔鬼?

1月28日,在中科院SELF論壇的一場公開演講里,陳小平介紹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利用瘧原蟲成功治療晚期癌癥患者。一時間,瘧疾治癌一說甚囂塵上。此言一出,立即遭到諸多業內人士反對。

2月13日,浙江大學王立銘教授就通過微博爆料稱:

陳小平醫生和美國辛辛那提海姆立克研究所合作,在中國開展超過十年的“瘧疾療法”,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殘忍的暴行”。醫學專家將此事稱為“最高級別的庸醫”。他們的試驗對象包括被雇傭來的警衛看管起來的犯人。其中還有這么一個例子:一個身患艾滋病和肺炎,持續需要吸氧的女性,也被注射瘧原蟲,只不過現在換成癌癥了。

不僅如此,王立銘教授還在其發布的一篇萬字質疑文章中,將陳小平的說辭與權健對比。并稱,“用常識你就可以判斷,世界上大多數醫療騙局都是這個套路:反正你也沒辦法了,干脆死馬當成活馬醫。權健這么說,氣功大師這么說,祖傳神醫也這么說。”

癌癥患者家屬仍在努力。市界發現,目前有很多網友正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官網上,詢問關于瘧原蟲相關問題。內容包括,病理原因、操作原理以及家人是否適合試驗等等。

對此,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給出的統一回復是,“陳小平教授不是我院的工作人員,他是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研究員,據了解,瘧原蟲治療晚期癌癥目前尚處于科研實驗階段,還沒有進入臨床治療階段,有關該研究的具體事宜包括科研實驗志愿者招募事宜,建議撥打陳小平教授在SELF格致論壇上公布的聯系電話13826014341。”

市界多次撥打該電話,均顯示在通話中,不知是詢問人員過多,還是電話設置了權限。而中科藍華官網“招募貼”給出的另外幾個電話,也均出現同一情況。

市界查閱中科藍華官網發現,陳小平為該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是原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感染與免疫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小平在擔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時,課題組的研究骨干秦莉,則為該公司首席技術官(CTO)、CEO助理。2015年畢業于陳小平課題組的博士胡文,現為中科藍華基因編輯部項目首席科學家、副研究員。

其實,陳小平的確有很多的論文與專利。據活動家網站給出的陳小平簡歷顯示,其已在多款知名雜志發表論文8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1項,國際發明專利1項,其中一項發明專利以630萬元轉讓給生物醫藥企業。

只是不知道,如果此次陳小平的“瘧原蟲癌癥治療法”真的取得成功,研究團隊會不會將其出售?如此曠世奇作,又能賣到一個怎樣的價格?

高瞻遠矚的中科藍華?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陳小平研究團隊背后的中科藍華,成立于2013年初,由上市公司“藍盾股份”控股股東投資組建,注冊資本1900萬元。

主要從事醫學研究和試驗發展;生物醫療技術研究;醫療技術研發;藥品研發;基因藥物研發;干細胞藥物研發;藥學研究服務;自然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人體科學的研究、開發;健康科學項目研究、開發等項目。

市界試圖撥打該公司給出的工商登記電話,詢問關于瘧原蟲治癌詳細內容,但依舊無人接聽。

資料顯示,中科藍華最大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柯宗貴,持股40%,現任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該公司旗下還有三家全資子公司,藍耀醫藥主要從事癌癥免疫治療的宣傳教育與推廣;藍錦生物主要經營癌癥的瘧原蟲免疫療法,并將成為臨床研究的CRO公司;藍亮醫藥則主要從事新型抗瘧藥的研發。

在研究成果還未呈現之前,中科藍華便已經將生產鏈條籌備完善,不可謂不高瞻遠矚。難怪柯宗貴曾公開喊出:" 中科藍華還要在肺、肝等領域繼續做工作,也準備去納斯達克上市。"

持續虧損,自身難保的藍盾股份

說完中科藍華,就不得不說出人又出力的上市公司“藍盾股份”。

藍盾股份的全稱為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3月15日,以16元的發行價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其登記的經營范圍為,計算機軟、硬件開發;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布線,承接網絡工程建設項目等,似乎與醫學、癌癥等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

不過,據環球老虎財經報道,其長期目標是,開發癌癥治療的新方法、新型疫苗和藥物,并進行相關的臨床研究,以期改善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延長其壽命,并最終成為生物醫藥行業上市公司。

實際上,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藍盾股份股票一路下跌,相比76元的最高價,跌幅超過90%。從藍盾股份的財務報表來看,2018年第二季度營業總收入增長率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減少45.27%,第三季度同樣出現負增長,同比減少3.17%。

眾所周知,醫藥行業本身具有高投入、回收期長、風險大,回報高等特點。中科藍華團隊從事癌癥的研究,務必需要大量資金支持。面對市值的不斷蒸發,利潤的持續下滑,此時的藍盾股份,已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無暇顧及中科藍華。那么,如何才能獲得資金,就需要中科藍華自己想辦法。

實際上,早在2017年,就有媒體報道過,陳小平與鐘南山院士團隊合作,開展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肺癌的臨床試驗。僅時隔一年半后,再次曝出類似新聞,且進展寥寥,為何刷屏,原因耐人尋味。

可能藍盾股份也沒想到,這則“瘧原蟲治癌”消息發布后的三天中,藍盾股份股價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但截至2月14日收盤,藍盾股份股價出現小幅下跌,報收5.51元/股,微跌0.72%,總市值64.7億元。

關鍵詞: 瘧原蟲 治癌 騙局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