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一鍵報警成擺設”缺少配套應急處置手段

2021-02-07 16:04:33來源:紅網

去年8月1日凌晨,面對持刀劫匪,湖南祁東的哥鄒向科,兩次啟動了車載一鍵報警系統,但最后依然命喪黃泉。當月15日,犯罪嫌疑人向某強落網,

去年8月1日凌晨,面對持刀劫匪,湖南祁東的哥鄒向科,兩次啟動了車載一鍵報警系統,但最后依然命喪黃泉。當月15日,犯罪嫌疑人向某強落網,這起搶劫殺人案的經過也逐漸明晰。讓人吃驚的是,本該起到救命作用的一鍵報警系統,竟然恰恰將鄒向科推向了絕路。(1月17日澎湃新聞網)

“一鍵報警”可以說是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兜底”保障,如今已在很多行業、很多地方廣泛運用,出租車不過是其中之一。在公眾看來,安裝了“一鍵報警”等同于在緊急時刻有一線“搏命”機會,可惜的是,現實案例卻潑下一盆冷水,當“一鍵報警”缺少了配套的應急處置手段,就有很大幾率適得其反。

從本案中看,倘若出租車公司稍多一些責任擔當和防范意識,完全可以避免一場悲劇發生。但責任該不該完全歸咎于相關人員的意識淡化,只能見仁見智,至少在社會治安越來越好的當下,個別人員會有一絲大意也屬正常。或許更該反思的是“一鍵報警”究竟應如何規范使用,才是有效遏制問題再發的關鍵。

一方面,政府應做好頂層設計,從政策和機制體制上對“一鍵報警”進行規范,尤其是要明確各職能部門分工,讓應急處置有統一歸口、跨區域處置有協同預案等,盡可能避免各自為戰、零散管理、外行自理現象的存在。另一方面,公安機關應對“一鍵報警”進行系統化管理,明確統一的管控系統,讓“一鍵報警”真正成為有效的技術防范手段,而不是徒有其表的擺設。

當然,規范只是第一步,還有一個更值得探究的問題,就是隨著“一鍵報警”逐漸普及,該如何做好“報警”之后的緊急應對。至少從目前來看,除了公安機關之外,普通群眾對于“一鍵報警”的認知仍停留在“警示”作用上,甚至接收到求救信號不是快速救助,而是想著先確認信號的真實性。改善甚至解決這一問題,正是在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政府改革的發力之處。

“一鍵報警”的必要性已經在諸多地方得以彰顯,政府需要的就是讓這些報警設施成為社會治安防控的一個細微“網點”“驛站”,不僅要讓“一鍵報警”成為某些領域的“求救專屬”,更應該成為公共設施、公共場合的必備裝置,即使行人偶遇突發事件也能盡快發出求救信號,或許這才是“一鍵報警”真正該發揮作用的地方。

同時,政府也需要通過培育專業救援隊伍,不斷充實社會救援力量,持之以恒培育“鈴響則人動”“一處響、百處動”的社會自覺,才不會讓“一鍵報警”成“空響”、成“擺設”。

(文/史俊逸)

關鍵詞: 一鍵報警 成擺設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