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全球快訊:西南大學極小種群植物研究取得新成果

2022-07-19 18:56:38來源:瀟湘晨報

西南大學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團隊(鄧洪平教授團隊)在重慶市特有極小種群植物縉云黃芩保護研究領域取得新成果,全面揭示了縉云黃芩根際真菌


(相關資料圖)

西南大學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團隊(鄧洪平教授團隊)在重慶市特有極小種群植物縉云黃芩保護研究領域取得新成果,全面揭示了縉云黃芩根際真菌多樣性及其功能。該論文近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微生物學譜》(Microbiology Spectrum)發表。

該論文在兩個海拔區間下研究了現存縉云黃芩種群的土壤特性和真菌群落。結果表明,海拔與土壤含水量是縉云黃芩種群土壤真菌群落結構的重要驅動因素。此外,低海拔組種群比高海拔組種群的真菌豐富度和多樣性都要高,這也部分解釋了縉云黃芩分布隨海拔升高而減少的原因。

“團隊完整揭示跨全分布區的海拔大尺度縉云黃芩根際微生物組多樣性及功能,分析了其與環境因子的互作關系。”西南大學博士左有為表示,這將為縉云黃芩等珍稀瀕危植物人工繁育苗野外回歸提供關鍵數據支撐和理論基礎。

據介紹,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是指現存種群數量少、棲息地有限、遺傳多樣性低、種群結構衰退、人類干擾嚴重且分布地域狹窄、天然更新差、滅絕風險率高的瀕危植物物種。目前,大量極小種群植物隨時面臨著野外滅絕的危險,而一種植物滅絕會影響其他10至30種生物的生存,物種保護工作迫在眉睫。

西南大學鄧洪平教授在重慶大巴山區開展蘭科植物多樣性野外考察。(受訪對象供圖)

該研究獲得中央財政林業改革發展資金國家重點野生動植物保護項目、重慶市科技局重點項目及重慶市林業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的支持。近年來,鄧洪平教授團隊在崖柏、桫欏、縉云黃芩、荷葉鐵線蕨、豐都車前、金佛山蘭等物種保護方面取得多項突破。(周思宇、周文沖)

關鍵詞: 縉云黃芩 西南大學 保護項目 物種保護 野生植物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