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焦點播報:讓就業觀教育成為促就業的重要一環

2022-09-16 06:56:16來源:瀟湘晨報

2022屆畢業生,從我手里推薦出去的,起碼有10名以上放了用人單位的“鴿子”。推薦單位的負責人都是多年好友,見面免不了尷尬。面子事小,影響

2022屆畢業生,從我手里推薦出去的,起碼有10名以上放了用人單位的“鴿子”。推薦單位的負責人都是多年好友,見面免不了尷尬。面子事小,影響口碑事大。后來的學生再要到這些單位求職,人家HR(人事專員)自然就多了一層顧慮。

站在學生角度,寒窗苦讀多年,就業是走出象牙塔,到社會上去闖蕩一番,成就事業;站在教育者立場,就業是否為市場所需,是對教育體系產出成果的最終檢驗。過去我們總覺得是大學生機會少,現在有了機會,卻不愿意“將就”,思來想去,可能問題出在了就業觀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與市場對人才的總體需求相比,畢業生其實并不缺乏機會。一是國家整體產業轉移正在從低端邁向中高端,對高層次人才始終有著比較旺盛的需求;二是中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城市化進程正在加速,需要大量勞動力;三是中國正處于信息技術革命進程的領先位置,新行業新領域層出不窮,創造出許多新的職業和崗位;四是國家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工作,從中央到地方都提供了非常多的優惠政策。今年,教育部“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為大學生累計提供崗位達到1370萬個。

有時,大學生缺的是讓他們“滿意”的工作崗位。畢業生不肯將就,我分析有以下原因:第一是大城市情結,比如想留在杭州,只要希望尚未徹底破滅,就會打零工堅持;第二是編制情結;第三是“二戰”情結,大部分首次考研、考編、考公不利的同學,都計劃二刷,為保留應屆生身份而拒絕就業;第四是傳統情結,對傳統行業、企業、崗位情有獨鐘,對新經濟、新創公司認同感不強,缺乏安全感,不愿到相關公司就職;第五是家長支持,學生家庭條件一般較好,家長不急于讓孩子就業。

尤其是下定決心“二戰”考研的,要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不亞于“殺出一條血路”。成了,研究生畢業時,還是要面臨找工作的問題。不成,畢業兩三年了,學歷沒有提升,也沒有任何工作經驗,這時候再去求職,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就業競爭力還不如剛畢業那會兒。

與職業理想、職業規劃、職場規范、職業發展等密切相關的“就業觀”,涉及的并不僅僅是找個工作糊口的問題,而是自己最終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的事業、想要的生活、發展規劃是什么?這些應從小就開始引導,不能事到臨頭才著急。

但我們的教育體系中,對“就業觀”涉及并不多。大學之前的教育階段,指揮棒就是升學,大學之后,教育以專業培養為主。就業觀的內容則主要由學工線組織,落實下來就成為以學生社團為主在開展,缺少系統性、科學性。

就業觀教育不僅是大學的任務。國外教育中,從幼兒園階段就開始引導學生規劃職業。這些規劃具體到按摩師、護理員、建筑師、卡車司機、消防員,等等。學生們從很小就開始圍繞自己的職業理想規劃學業。大學畢業時,就業自然水到渠成。

就業的事情說起來重要,到最后如果沒有具體抓手,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可能造成就業工作的種種困難。對此,不妨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作為具體的突破口。

(作者系浙大城市學院教師)

李曉鵬 來源:中國青年報

關鍵詞: 中國青年報 卡車司機 事到臨頭 發展規劃 什么樣的人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