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世界觀天下!挖掘數字經濟創新潛能

2022-09-17 08:59:38來源:瀟湘晨報

近期,中央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二位,從2012年的11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45.5萬億元,占GDP比重由21.6%提升到


(資料圖片)

近期,中央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二位,從2012年的11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45.5萬億元,占GDP比重由21.6%提升到39.8%。步入數字化時代,大浪奔騰的數字化浪潮催生了數字經濟,全方位助推社會發展。當前,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不僅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更以其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為社會發展蓄能增勢。進一步挖掘數字經濟的創新潛力和發展勢能,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對社會高質量發展提質、降本、增效,具有重大意義和價值。

如今,數字經濟的作用體現在方方面面。其以數據資源為核心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力、以提升效率和優化經濟結構為目的和動力,能夠在大數據算法的應用下,打破線上線下界限,激活不同領域發展動能。一方面,數字經濟推動社會生活方式發生深刻變革,以“數字+N”的模式,加快社會數字化轉型和跨越式發展,使廣大人民在共享發展成果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另一方面,數字經濟還護航政府服務和監督,助力推進生態環境高效治理,將其效能發揮在更廣闊空間。

下一步,應深挖數字經濟創新潛能,發揮其賦能增效作用。進一步提升城鄉數字化覆蓋面和宜居度。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是人民實現美好生活的主要空間,其建設離不開數字經濟的保障、奠基作用。目前,在數字經濟的帶動下,城鄉地區的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社會治理等基本網絡架構已高度覆蓋農業、工業、服務業等行業,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應繼續滿足人民生活的個性化、定制化服務需求,不斷拓展人民生活半徑面,促進提升人民生活的宜居度和幸福感。

進一步提高數字經濟護航政府服務的能力。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各級政府科技平臺的研發與使用。應繼續完善從省、市到鄉村的數字化、智能化、法治化監督平臺、政務全覆蓋的網絡服務平臺,前移監督和服務關口,加強源頭監控和治理,探索推行遠程、移動、智能的監管和服務系統,在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的結合中完成精準施治、有效施治。

進一步強化數字經濟賦能生態環境。數字經濟的發展必須秉承生態優先原則,將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生態文明建設指標納入衡量標準。應不斷利用大數據賦能生態管控,提升生態產業網絡化、智能化、精準化、便利化水平,加快數字技術在生態領域的應用,推動生態產業實現“數字治污”“數字監管”,實現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生態治理能力現代化,繪就美麗中國新圖景。 (靳玉軍 于 濤 來源:經濟日報)

關鍵詞: 生態環境 社會發展 數字技術 增效作用 人工智能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