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今日聚焦!玉溪這十年|從“邊緣地區”到昆玉協同發展先行區的易門探索

2022-09-25 23:07:28來源:瀟湘晨報

易門歷史悠久、山川秀美、資源豐富,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西南建筑陶瓷生產基地、中國·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享有“滇中水城·菌鄉易門”

易門歷史悠久、山川秀美、資源豐富,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西南建筑陶瓷生產基地、中國·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享有“滇中水城·菌鄉易門”美譽。十年來,易門堅定不移穩增長、興產業、促跨越,實現綜合經濟實力、特色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三個突破”,譜寫了爭先進位的“黃金十年”。

9月23日,“玉溪這十年”易門專場發布會舉行,易門縣委、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易門縣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回答記者提問。


【資料圖】

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2014年8月,易門率先在全省成立第一家投資項目審批服務中心;出臺了《易門縣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并結合實際每年制定對應的優化措施;今年,易門又通過“3+X”服務模式、“一表十部門,審三十事”等創新舉措進一步優化投資項目審批服務。通過一系列舉措,營造了審批流程簡、辦理時限短、辦事成本低、服務環境優的服務環境,全面提升易門經濟軟實力。

易門全面優化投資發展環境,不斷對審批流程進行再升級、再優化,開通“綠色通道”,啟動并聯審批,依托“園中園”開展投資項目幫辦代辦服務模式,縮短政府部門審批服務半徑,目前已經實現49個工作日完成從項目立項到施工許可證全流程審批。

易門小綠汁

十年來,共簽約招商引資項目260項、協議投資額603億元,以雄塑科技、澤泉管業、華潤電力為代表的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戶易門。

打造3個百億級和5個十億級產業

多年來,易門把大抓產業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旋律,把園區作為產業發展的主戰場。在構建“3+5”現代產業體系方面,易門著力抓好優化產業空間新布局、打造3個百億級產業和5個十億級產業、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等方面工作。

其中,重點培育了有色稀貴金屬、綠色建材、高原特色現代農業3個百億級產業,打造以稀貴金屬為核心的“中國鉑都”、云南重要的銅冶煉生產基地、水泥生產基地,建成一批高品質蔬菜、高端水果等基地,打造一批特色農業“一村一品”專業村,力爭到2025年,有色稀貴金屬產業產值突破200億元,綠色建材產業產值和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值分別達100億元以上。

易門龍泉公園長廊

易門還大力發展旅游文化、生物醫藥、現代物流、建筑及房地產、新能源5個十億級產業。其中,聚焦滇中菌鄉山水公園城建設,打造農旅融合康養休閑度假目的地;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中成藥、生物藥、化學藥、保健品、醫用品生產;依托交通網絡和產業體系,培育發展以原料供應、產品配送、倉儲運輸、冷鏈物流為重點的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建筑及房地產業,建立多元化住房供應體系;打好“綠色能源牌”,推進水電、風電、光伏等資源開發和天然氣推廣利用,引進實施風光儲新能源全產業鏈項目。

從“邊緣地區”變為昆玉協同發展先行區

十年里,易門縣域經濟實現了從“量小質弱”向“量質齊升”跨越。GDP從2012年的47.3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153.8億元,在全省129個縣市區的排位從64位提升到50位,十年間GDP年均增長12.7%。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工業帶動轉變為工業和服務業“雙帶動”,增長動力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變為投資和消費“雙拉動”,近十年固定資產投資翻了兩番,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了4.7倍,人均消費躍居全省第8位,縣域經濟在量的突破中實現質的提升。

易門食用菌種植

十年里,投資589億元,實施重點項目1395個。武易高速、玉楚高速、苗茂中型水庫、野生菌博物館、中緬天然氣管道易門支線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成投入使用,綠汁江大橋創下3項世界紀錄。公路通車里程超過2000公里,農村公路硬化率從8.6%提高到82%,在全市率先實現行政村硬化路全覆蓋。縱貫南北、橫跨東西的“十字型”干線路網和“一小時快速交通圈”初步形成,蓄水能力超過1億立方米,區域性干旱瓶頸有效破解,易門邁入“高速時代”,用上了5G網絡和清潔能源,逐步從“末梢”變為開放前沿,從“邊緣地區”變為昆玉協同發展先行區。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李春麗 楊茜 攝影報道

責編 羅秋旭

校對 劉自學

審核 何曉宇

終審 劉超

關鍵詞: 協同發展 投資項目 審批流程 大力發展 現代農業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