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翔安區多措并舉推動農漁民轉產就業取得顯著成效

2022-10-27 09:01:35來源:瀟湘晨報

不少農漁民在大嶝轉產就業集中區就業。李毓琳攝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陳曉青通訊員葉曉菲朱彬彬)重大片區開發建設和重點項目落地,為翔安區


【資料圖】

不少農漁民在大嶝轉產就業集中區就業。李毓琳 攝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陳曉青 通訊員 葉曉菲 朱彬彬)重大片區開發建設和重點項目落地,為翔安區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伴隨而來的被征地農民和海域退養漁民轉產就業問題如何解決呢?昨日,翔安區召開2022年就業工作新聞發布會,針對這個問題,翔安區副區長洪求瑛特別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同時發布翔安區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成效與亮點。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翔安區多措并舉推動農漁民轉產就業,取得顯著成效。截至今年9月,翔安區失業人員再就業12955人,本市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產就業數1553人。

發布會特別指出了三個具體舉措,首先是精準施策促進就業創業。翔安區人社局局長陳藝碧告訴記者,翔安區持續推進“新15條”民生政策和系列扶持政策,同時實施“131”精準幫扶機制,即對幫扶對象進行一次職業指導(上門走訪調查)、三次就業推薦、一次培訓推薦,不斷加大對農漁民就業創業的扶持力度。

二是拓崗穩崗。翔安區通過在重大片區引進和扶持珠繡、皮帶等家庭手加工業項目、在機場片區試點建立手加工集中區等措施,讓農漁民實現“家門口”就業。翔安區還鼓勵農漁民“走出去上班”,今年累計在機場片區、東部體育會展新城片區等地舉辦重大片區專場招聘會3場,提供就業崗位1393個。

三是提供培訓指導。今年以來,翔安區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共52期,培訓1687人;還充分發揮鎮級“青年創業促進會”載體作用,通過補貼獎勵、免費創業培訓、推介創業項目等措施,讓農漁民“敢創業、能創業、創成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翔安區建成風舍文化空間、繁星基地兩個農村黨員創業致富示范基地,目前共有47個自主創業項目進駐,組織帶動300余名群眾參與產業發展,并實現穩定增收。

接下來,翔安區將進一步加強就業服務、注重分類施策等,盡最大努力解決好被征地農民和海域退養漁民轉產就業這一最大最急迫的民生問題,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責任編輯: 李奕佳,賴旭華

關鍵詞: 今年以來 多措并舉 海西晨報 就業服務 農村黨員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