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通訊!武川縣:延長農牧業產業鏈條拓寬農產品銷路

2022-12-16 08:51:55來源:瀟湘晨報

本報訊(記者云艷芳通訊員高巍)武川縣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深入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優化產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訊(記者 云艷芳 通訊員 高巍)武川縣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深入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全力推進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現代農牧化產業持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應對風險挑戰提供了有力支撐。

“看到將來能夠在家門口賣自己種的糧食、養殖的肉雞來掙錢,對于我們銷售渠道少的村民來說太方便了。”家住武川縣圪頂蓋村委會東賈村村民黨俊山說,“這里的村民基本都是一輩子拾掇土地,自從種植補貼、高標準農田改造政策落實后,會有更多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落地武川縣,我們有活干,有錢掙,生活會越來越好。”

據了解,武川縣為了加快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實現產業鏈條延長,品牌效應不斷拓展,農民生活水平切實提高。經過長期的考察、招商引資、商榷項目落地,今年5月,內蒙古華萊士食品產業園項目落地武川縣,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占地176畝,建設智能化牛羊屠宰、分割車間及禽蛋、蔬菜類休閑食品現代化生產工廠,配套建設行政辦公、產品研發、倉儲、物流等基礎配套設施,明年10月1日建成后,預計可形成年加工1.5萬噸牛羊肉、2萬噸禽蛋和3萬噸各類蔬菜休閑食品。二期工程將圍繞產業鏈的延伸,建設與食品加工相匹配的種植、養殖業生產基地,為工廠提供穩定、可靠、安全、綠色的原料供應,從而形成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全產業鏈體系,為農民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六新”武川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項目全面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3億元,年稅收1200萬元左右,成為內蒙古乃至京津冀地區規模最大,品種最為齊全的現代化綠色休閑食品生產企業之一。

同時,為了拓寬武川縣農產品銷路,該縣不斷發展“鄉村貨郎”,俗稱“農產品代辦”。“從‘鄉村貨郎’買的貨品質量有保障,我手里的馬鈴薯拉到外地,市場反饋非常好。”從四川來武川縣販賣馬鈴薯的張金海,來到武川縣哈樂鎮,他通過“鄉村貨郎”呂海濤介紹,能夠掌握到最新的馬鈴薯收購價,走進馬鈴薯儲窖,兩個小時就收購了40噸心儀的馬鈴薯,農戶稍后就能拿到貨款7.2萬余元。

關鍵詞: 休閑食品 高標準農田 農民增收 食品加工 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