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兩會快評丨不俗,但仍有不足

2023-01-13 21:10:01來源:瀟湘晨報

“前幾天大家的朋友圈都被輝瑞Paxlovid醫保談判失敗的新聞刷屏了吧,從中可以看出促進市場競爭需要國產創新藥的加入,提升國內醫藥企業的創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前幾天大家的朋友圈都被輝瑞Paxlovid醫保談判失敗的新聞刷屏了吧,從中可以看出促進市場競爭需要國產創新藥的加入,提升國內醫藥企業的創新力就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基礎。”在省兩會現場,來自醫藥行業的代表羅艷華在發言中提到這個最近的社會熱點話題。她認為,省內醫藥行業的創新能力仍有待提高,并給出一組數據:“十三五”期間,全省獲批1類新藥品規6個,通過國家藥監局獲批創新醫療器械6個,遠低于國內其他領先省市。

“目前的創新能力不俗,但是比較起來創新仍是一塊短板,仍有不足。”筆者聽到多位代表發表類似觀點,農業、制造業、科研領域的都有。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有兩層:一是創新讓大家受益,為發展打下了不錯的基礎;二是現有創新能力、創新體系還不能滿足發展需求,所以政府“急”,他們也急。

說政府“急”,是因為創新依然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高頻詞,出現了四十余次。對照“兩個先行”的問題和短板中,創新被第一個點出來:創新發展能力不足,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不夠,與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差距。報告還特別提到,不斷提升民營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過去一年,我們有了創新能力排名的上升,有了更多創新的技術、平臺、人才,把各行各業的潛力逼出來了。然而,“有了”不代表“夠了”,可持續的創新能力才決定發展的沖勁、韌勁和后勁。

在這個關于復蘇的重要時節,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如何獲得可持續創新力?筆者想到《硅谷生態圈》一書中提到的熱帶雨林法則,認為創新并不是像“種莊稼”一樣種出來的,而要像致力于創造一個人才、技術、思想、資本等元素混合的生態,就像熱帶雨林中富含的碳、氮、氫、氧原子,可以不斷培養意外的進化,產生新的動植物群落。這種生態,也是硅谷源源不斷創新力的來源。

這個觀點,或能給我們推動持續創新帶來啟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堅定不移吃改革飯、打創新牌、走開放路,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科技創新強基,創新投融資機制,實施“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這些創新要素,如果能匯聚成一種“熱帶雨林”般的創新生態,想必新藥會有的,“新物種”也會有的,創新的后勁才不會小。

關鍵詞: 熱帶雨林 科技創新 不斷提升 核心競爭力 醫療器械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