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寧夏靈武首個無人農場迎豐收:機忙人不忙 農機當“主角”

2024-10-14 22:40:25來源:中國新聞網

進入10月中旬,寧夏各地秋收工作陸續進入尾聲。在銀川靈武市,智能農機的廣泛應用成為今年農業生產和秋收工作的一大亮點。無人駕駛收割機、...

進入10月中旬,寧夏各地秋收工作陸續進入尾聲。在銀川靈武市,智能農機的廣泛應用成為今年農業生產和秋收工作的一大亮點。無人駕駛收割機、北斗導航系統、大數據平臺等高科技設備在農業生產中大顯身手,顯著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勾勒出一幅新“豐”景。

14日,記者在靈武市馬家灘鎮大羊其村的智慧農場看到,無人收割機按照預設路線有條不紊地前進,轉彎、收割、卸糧,一氣呵成。操作人員在遠處通過操作手柄,利用北斗衛星RTK基站,精準控制收割機的行駛路徑和作業狀態,實現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

“今年的智慧農場產量顯著提高,在這種重度的鹽堿地里,預計每畝產量能達到600公斤,比去年增長了約50公斤。”寧夏綠先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剛說,通過水流量監測儀節省了295方水,利用覆膜技術,田里面不會再長草,不需要打除草劑,水稻品質得到了提升。

現如今,隨著智慧農業、生態農業等新形式的推廣普及,“靠天吃飯”的農民有了更穩定的收益。在各地,隨處可見的智慧農場里,滿滿都是科技范兒。作為“塞上江南”銀川平原的糧食主產地之一,靈武市探索智慧農業的腳步始終在前。

近年來,靈武市大力推廣使用無人播種、無人收割技術,并依托財政支農項目資金,引導農業經營實體積極購置農業物聯網設備,加快智能化技術應用。目前,靈武市形成了“市管鄉、鄉管村、村聚散(分散的農機和農田)”的三級智慧農業服務平臺,農業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應用走在寧夏前列。

據靈武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機械化推廣服務中心負責人馬少珍介紹,截至目前,靈武市智慧農機服務平臺累計入駐的農機數量超過250臺(套),作業面積達到66萬畝次,入駐農機作業公司有48家。“發展智慧農機和智慧農業進一步提高了靈武市的農業作業水平,也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農村勞動力。”她表示,靈武市將繼續加大對智能農機的推廣力度,引入更多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設備,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時,靈武市也將積極探索智慧農業與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推動農業產業升級,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讓智能農機在靈武市的田間地頭發揮更大作用。 (記者 李佩珊)

關鍵詞: 寧夏靈武首個無人農場 智慧農場產量 智慧農業 生態農業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