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區域經濟總體平穩 前三季度京津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超7.9萬億元

2024-11-28 16:41:42來源:河北經濟日報

從省統計局獲悉,前三季度,京津冀三地深入推進協同發展,區域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動能不斷積聚。前三季度,京津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903...

從省統計局獲悉,前三季度,京津冀三地深入推進協同發展,區域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動能不斷積聚。前三季度,京津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9039.9億元,北京、天津和河北分別為33462.0億元、12673.9億元、32904.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分別增長5.1%、4.7%和5.0%。

區域經濟總體平穩

工業高端領域增勢良好。三地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分別增長6.9%、3.2%和7.0%。其中,北京、天津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3%和6.7%,電子計算機、工業機器人產量均實現兩位數及以上增長;河北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9.5%,高鐵車組和新能源整車制造均增長1.9倍。

投資規模穩步擴大。三地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分別增長7.8%、4.2%和6.6%。企業設備更新加快推進,北京、天津、河北設備購置投資分別增長34.1%、14.5%和24.3%,分別較上半年提高1.2個、1.6個和9.7個百分點。

在消費領域,三地加力落實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京津冀地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萬億元,同比增長1.1%。北京、天津、河北新能源汽車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2.4%、18.5%和50.0%,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0.2%、12.3%和13.4%。

居民收入穩步增加。京津冀三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64314元、42499元和25547元,同比分別增長4.2%、4.4%和5.4%。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比繼續縮小。

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

創新引領,科技成果轉化持續加力。截至9月底,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累計注冊企業超過5500家,累計為1000余家北京科技型企業提供科技創新和應用場景支持。前三季度,天津產業項目到位額中來自京冀的為1417.5億元,占全部到位額的比重超過五成。

示范先行,重點區域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新兩翼”建設穩步推進。截至10月下旬,雄安新區383個重點項目合計完成投資7739億元,4251棟樓宇拔地而起。通州和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舉辦第六屆通州與北三縣項目推介會,現場成功簽約項目80個,意向投資額達331億元,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與裝備領域,前五屆簽約項目總體落地率近90%。

輻射帶動,國家級開發區平臺效應凸顯。北京經開區攜手北京順義區,以及天津、河北保定、雄安新區三地的整車、關鍵零部件企業和關鍵技術企業代表聯合發布《共建京津冀智能網聯汽車先進制造業集群倡議》。天津經開區10年間落地京津冀協同項目超過2400個,累計協議投資額達7286億元。河北滄州臨港經開區積極打造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75%的企業來自北京和天津。

山海同行,文旅產業協同發展步伐加快。三地不斷優化旅游產品服務供給,積極打造1億人“說走就走”的旅游圈,共同推出旅游線路114條,開通6條旅游直通車線路。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深入推進,2021年以來張家口市共實施重點項目266個。

共建共享,重點領域民生福祉持續增進。進一步織密跨界路網,廠通路全線通車,從大廠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域行程距離縮短5公里,通行時間縮短約半小時。著力深化教育領域協同,已有246所京津優質中小學幼兒園與河北省370所學校開展跨省辦學合作。(記者劉朋朋)

關鍵詞: 京津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區域經濟 工業增加值 居民收入

責任編輯:hnmd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