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江蘇:推進企業技術創新 加快建設制造強省

2025-03-04 10:45:53來源:科技日報

輪胎裝配機器人通過3D視覺定位技術,精準識別、抓取、放置工件,實現輪胎無人安裝、檢測;電動扳手扭動部件的力矩實時上傳到數字化后臺進行...

輪胎裝配機器人通過3D視覺定位技術,精準識別、抓取、放置工件,實現輪胎無人安裝、檢測;電動扳手扭動部件的力矩實時上傳到數字化后臺進行質量標準比對……2月28日,科技日報記者走進江蘇省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時,眼前是一派智能化生產場景。

“現在裝配線上平均每25分鐘便有一臺起重機底盤下線。”該公司黨委副書記林海表示,近年來,公司融合5G、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極大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這也彰顯出江蘇企業技術創新的澎湃活力。

當日,在江蘇“全省企業技術創新工作推進會”中,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朱愛勛表示,該廳將圍繞“1650”產業體系,大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更高水平地推動制造強省建設。

破解“兩張皮”現象,加大企業技術創新支持力度

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達147家,實施首臺套重大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產品示范應用項目35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首次突破50%……翻開2024年江蘇省企業技術創新“成績單”,這串數字引人關注。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技術創新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江蘇聚焦重點產業鏈,強化企業創新載體布局建設;聚焦科技制高點,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聚焦“三首兩新”,強化產業創新成果推廣應用。

其中,江蘇面向“筑峰強鏈”重點企業等創新主體,定期征集產業鏈短板技術梳理、論證,形成200余項產業技術創新需求,1200余家企業圍繞重點需求開展自主研發、進行技術儲備。同時,江蘇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各類創新資源開展協同攻關,擇優支持了101個協同攻關項目,覆蓋了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帶動企業新增研發投入41.6億元……

地處長三角的江蘇以占全國1%的面積、6%的人口創造了超過10%的經濟總量。不過,該省制造業發展的科技貢獻度尚顯不足。

“只有聚焦技術短板和薄弱環節,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加快實現突破,才能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制造強省提供動力。”朱愛勛表示,當前,江蘇創新資源富集的優勢還沒有真正轉化為企業技術創新的優勢,科技研發與產業發展“兩張皮”的現象仍較突出。

“這些都迫切需要加大企業技術創新支持力度,從而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促進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培育壯大科技型領軍企業,加快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朱愛勛說。

提升六大能力,構建企業技術創新體系

今年,“十五五”規劃正待謀劃。在這一節點,如何推動江蘇企業技術創新工作進一步走深走實?朱愛勛表示,今年江蘇將聚焦“1650”產業體系,著力提升企業技術創新的承載能力、攻關能力、轉化能力、成果推廣能力、人才集聚能力、綜合服務能力等六大能力,強化企業創新生態體系建設,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為提升企業技術創新的承載能力,江蘇將引導企業加快建設高水平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全球研發中心等研發機構。今年,江蘇擬新增200家以上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以上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布局建設5家以上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如何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江蘇將鼓勵“筑峰強鏈”重點企業等創新主體持續加大基礎研究有效投入,聚焦基礎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設立課題、開展研發,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力爭超過1.95%。

企業準確提出攻關需求是解決產業技術難題和實現技術創新的關鍵。2025年,江蘇將緊盯具有戰略意義和引領作用的關鍵技術,結合本地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需求,凝練企業200項技術攻關需求。此外,江蘇將開展15項左右重大技術協同攻關,積極承擔不少于10項的國家材料、工業母機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戰略攻關專項,力爭在關鍵零部件、基礎材料和重要元器件等方面取得關鍵技術突破。

為推動企業的成果推廣能力,江蘇也將推動“三首兩新”產品進入各級政府采購商品目錄,重點推進教育、醫療、交通等領域優先使用,爭取全年推廣應用1000項以上新技術新產品。

關鍵詞: 企業技術創新 江蘇企業技術創新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責任編輯:hnmd004